目前,中国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有效?;ぃ?12种特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实现了野外回归,3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数量稳中有升。
《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伊丽莎白·穆雷玛说:“从消除污染行动、修复退化土地、保育物种和生态系统,到解决贫困和致力于更广泛的人类发展目标,中国在过去数十年里开展的工作是我们变革模式的代表?!?/div>
在发展中?;ぃ诒;ぶ蟹⒄?。作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最早签署和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方之一,中国不断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有力提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信心。
中国理念,助力描绘生物多样性治理蓝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ぷ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正获得越来越多的世界赞誉?!叭薄狈阑ち止こ瘫涣瞎肪彻婊鹑妨⑽蛏衬吧檬痉肚?;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先后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2019年联合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活动中,中国生态?;ず煜甙咐晒θ胙∪?5个精品案例……
陕西省汉中市洋县朱鹮生态园内的朱鹮(2021年5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与之相随的是,生态保护红线、自然?;さ靥逑怠⑸剿痔锖萆骋惶寤;ず托薷吹戎泄樵诠噬系钠毓舛炔欢咸嵘?。2020年9月,《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发布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报告,共提到中国14次,其中13次展示了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知名科学期刊《自然》就此发表社论指出,中国的宝贵经验值得“世界聆听”。
根植中华文明沃土、蕴含深邃历史观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激荡起越来越广泛的国际共鸣。2016年5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报告。COP15则是联合国首次以生态文明为主题召开全球会议,第一阶段会议通过的《昆明宣言》,是联合国多边环境协定框架下首个体现生态文明理念的政治文件。
这是2022年10月2日拍摄的河北塞罕坝国家级自然?;で锞埃ㄎ奕嘶掌P禄绶?王龙 摄
回望历史,工业文明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但也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等多重?;?。应对这些全球性挑战,需要超越传统思维,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寻求新理念、新方案。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习近平主席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指出了生态文明之路。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不仅为中国平衡和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提供了基本遵循,也为国际社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解决发展中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院长菲利普·克莱顿表示,西方环保主义专注于一些具体目标,比如减少杀虫剂使用、减少河流污染等。中国提出生态文明理念,从总体愿景出发,寻找解决当前问题的方案,然后再依靠生态文明理念构建实现最终目标的路线图,对实现全球环境治理目标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是习近平主席站在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提出的推进全球生物多样性?;さ闹泄桨福浞痔逑至舜蠊煨涞娜蚴右昂吞煜虑榛?,彰显中国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的历史担当。
克莱顿说,中国的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理念是推动实现更美好未来的途径,有助于打造更和谐、更融洽的生物圈。
携手同行,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
“我们处在一个充满挑战,也充满希望的时代。行而不辍,未来可期。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我们要携手同行,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新征程?!?/div>
面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的诸多困难和挑战,习近平主席在COP15第一阶段领导人峰会上首次提出了“人类高质量发展”这一命题,呼吁各国秉持生态文明理念,站在为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
当前,人类正站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十字路口。最新研究发现,当前逾100万物种面临灭绝威胁,受监测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自1970年以来下降69%。
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报告显示,全球第一个以10年为期的生物多样性?;つ勘辍鞍勘辍鄙瓒?0个目标,但到2020年没有一项完全实现,仅有6个目标部分实现。
“我们的地球家园处于?;小!蹦吕茁暝?1月举行的COP15第二阶段会议线上吹风会上向世界发出警告。
中国自担任COP15主席国以来,全面履职尽责,多角度、多维度、多层次沟通协调,发挥主席国的领导力和协调力,与各缔约方和其他利益攸关方一道,全力推进谈判进程,推动达成“爱知目标”后新的全球生物多样性?;つ勘?。
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通过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巴黎和平论坛等国际会议,以及与法国、德国、英国等国家领导人的通话和视频会晤等双多边场合,亲自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进程。
2021年10月,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时说,中方将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今年4月,他以视频方式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时指出,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倡导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的全球治理观,继续引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合作。
言行合一。从2019年起,中国成为《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议定书核心预算的最大捐助国。中国持续加大对全球环境基金捐资力度,已成为全球环境基金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捐资国。中国还宣布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な乱怠?/div>
环顾全球,中国通过双多边合作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践行共建美好家园的中国之诺。中国与俄罗斯联手?;ざ被?,老虎“跨境游”越来越多;朱鹮东渡日本,使当地在本土朱鹮面临灭绝的危机后重新有这种“吉祥鸟”翱翔在天空;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建全球葱园,用于保育和研究全球的葱属植物种质资源……
几头水牛在装有声屏障的肯尼亚内罗毕国家公园特大桥下穿行(2021年5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董江辉 摄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生物多样性?;こ晌匾谌?。中非共建的肯尼亚内马铁路是其中典型。该铁路采用特大桥全程穿越内罗毕国家公园方案,最低桥墩也超过6米,让长颈鹿也能“昂首通过”;特大桥护栏两侧安装声屏障,极大降低火车通过时的噪音。
COP15第二阶段会议最重要的标志性预期成果就是通过“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暗?030年扭转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趋势”“到2050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盼,也需要各方充分参与。
COP15主席、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第二阶段会议前在加拿大《国会山时报》发表署名文章说:“中国将坚持公开、透明、包容、缔约方驱动的原则,与东道国加拿大一道,凝聚国际社会最广泛共识,推动达成兼具雄心和务实平衡的‘框架’,共同谱写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崭新篇章?!?/div>
“舞台已经准备就绪。”穆雷玛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COP15第一阶段会议非常富有成效,相信第二阶段会议将更加成功?!?/div>
这是2022年12月7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拍摄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开幕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任鹏飞 摄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从“春城”昆明到“枫叶之都”蒙特利尔,COP15参与者们可以领略生物多样性之丰富,见证地球的生机勃勃。只要携手同行,同心协力,我们一定能共建一个“万物和谐”“和合共生”的美丽世界!
来源 |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