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空降app下载_附近学生400块钱三小时,同城300带吹电话,100元快餐不限次数二维码

生态环境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日期:2021-04-23 08:57:17 浏览数:{{clicks}} 作者:caolianghong
核心阅读
  中国式现代化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让优美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生态环境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这从理论和实践层面阐明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现代化的内涵与外延,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奋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
  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ぷ匀?/b>
  中国式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彰显深厚的文化底蕴、坚实的理论基础、宏阔的国际视野。
  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蔽夜矶喙糯浼加泄赜谌擞胱匀还叵档穆凼?,强调把天地人统一起来,把自然生态同人类文明联系起来,按照自然规律活动,对自然资源取之有时、用之有度。这些理念对于建设生态文明、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取得实质性进展。
  践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人类善待自然,自然也会馈赠人类。我们党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精华,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ぷ匀?,从?;ぷ匀恢醒罢曳⒄够?,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ば魍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揭示了自然、社会和经济发展普遍规律,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时代发展和中国化。
  反思和扬弃西方传统工业化道路。西方传统工业化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原有的循环和平衡。一些西方国家曾发生多起环境公害事件,损失巨大,震惊世界,引发人们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中国式现代化坚决抛弃轻视自然、支配自然、破坏自然的现代化模式,绝不走西方现代化的老路,而是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推进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蓖平缁嶂饕逑执ㄉ?,必须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努力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让优美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坚决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到2020年底,全国实现超低排放的煤电机组累计约9.5亿千瓦,6.2亿吨左右粗钢产能完成或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农村累计完成散煤治理2500万户左右。2020年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6.8%,比2015年下降7.2个百分点,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较2005年降低约48.4%。2020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87%,比2015年上升5.8个百分点。
  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2020年,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提高到83.4%,相比2015年提高17.4个百分点;劣Ⅴ类水体比例由9.7%下降到0.6%,降低9.1个百分点。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6.2%,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98.2%。长江流域和渤海入海河流劣V类国控断面全部消劣,长江干流历史性实现全Ⅱ类及以上水体?!笆濉逼诩?,累计完成15万个建制村环境整治,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获得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3%以上。组织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共排查4.7万家企业和200余个化工园区。实施长江经济带打击固体废物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模式。坚决禁止“洋垃圾”入境,基本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洋垃圾”被彻底挡在国门之外。
  持续开展生态?;ば薷?。初步划定的生态?;ず煜呙婊颊悸接蚬撩婊?5%,各级各类自然?;さ刈苁锏?.18万处?;平蠊婺9谅袒卸?,2000年到2017年,全球新增绿化面积中约1/4来自中国,中国贡献比例居全球首位。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扎实推动生物多样性?;ぶ卮蠊こ蹋炔酵平?5个山水林田湖草生态?;ば薷词缘愎こ探ㄉ瑁群笞橹呐?62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87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同时也要看到,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总体上还属于中低水平的提升,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还没有到来,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与美丽中国建设目标仍有不小差距。必须坚持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努力实现生态?;?、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
  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国生态环境?;そ峁剐?、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上尚未根本缓解,生产和生活体系向绿色低碳转型的压力都很大。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减污降碳为主抓手,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せ肪车牟到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
  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推进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推动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加大货物运输结构调整力度,壮大节能环保等产业,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增强绿色低碳的新动能。制定实施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稳步推行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峰,严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建设。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为主线,进一步提升空气环境质量。统筹水环境治理、水生态?;?、水资源利用,增强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持续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有效管控土壤污染环境风险。继续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实施重要生态系统?;ず托薷粗卮蠊こ?,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实施生物多样性?;ぶ卮蠊こ?,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完善自然?;さ?、生态?;ず煜呒喙苤贫龋股低潮;こ尚Ъ嗖馄拦?。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深化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推动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中央生态环境?;ざ讲熘贫龋⒌厣系叵?、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健全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严格落实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市场化交易,加快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
  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提升全社会绿色低碳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勾唇ń谠夹突?、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完善绿色产品推广机制,扩大低碳绿色产品供给。倡导人人爱绿植绿护绿的文明风尚,促进全社会形成自觉行动,共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来源:人民日报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